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,她家孩子,早上總是遲到。
早上起不來,起來后磨蹭。
看到孩子磨磨嘰嘰,朋友總是忍不住催催催:
馬上要遲到了,趕緊起床!
趕緊把玩具收拾好,不能玩了!
馬上出門了,趕緊把衣服穿好!
孩子不管什么時候,總是慢吞吞的,吃飯慢、洗漱慢,穿衣服也慢。
朋友和她老公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
催吧,很可能越催越慢,大人還要生一頓悶氣。
不催吧,眼看著時間一點點過去,大人心急如焚。
俗話說,皇上不急,太監(jiān)急。可能有些道理吧。
其實,大部分的孩子都比較磨蹭,我家的孩子也不例外。
首先弄明白孩子磨蹭的原因,才能解決孩子的磨蹭。
那么,面對孩子的磨蹭,家長該如何應對呢?
為什么孩子做事,總是“拖拉磨蹭”?
其實,3 歲前的孩子,很少故意磨蹭。
如果孩子做事情慢,一般有三種原因:
第一,時間概念弱:很難理解時間的要求。
人類的時間感是由大腦的海馬體決定的。成人的海馬體在足夠長時間的刺激下,已經(jīng)建立了時間感。
而幼兒階段的孩子海馬體還未發(fā)育完全,還沒有清晰的時間概念。
他們大腦中負責計劃的區(qū)域還很不成熟,比如:
走在路上看到一只小貓在抓小鳥,孩子會停下來一探究竟,忘了自己還要跟著媽媽趕公交。
在孩子眼中,他面前的東西,更具有吸引力,完全不能理解大人一直在急什么,孩子只會“活在當下”。
第二,能力不足:大人覺得簡單的事情,孩子做起來比較慢。
比如,媽媽想讓寶寶用 5 分鐘把衣服穿好,可是寶寶的精細動作還不夠完善,穿衣服的20分鐘。
孩子發(fā)育不成熟,缺乏技巧,動作就會生疏,最終導致慢吞吞。
年齡比較小的孩子,都會本能地討爸爸媽媽高興。
3 歲前的孩子,并不是故意磨蹭,而是能力不足,想快也快不起來。
第三,注重過程:不像成年人那樣追求高效和結果。
成人更注重事情的結果,而孩子更在意體驗的過程。
比如,媽媽帶著3歲的兒子去上早教課,老師要求孩子們做同樣的動作,而兒子就喜歡自己做動作,媽媽非常生氣,要求孩子做同樣的動作,最后孩子很不情愿地跟著老師做動作。
其實,兒子做不同的動作,并不是要搗亂,而是在體驗上課的“樂趣”,媽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“另類”,所以才要求孩子去模仿老師。
孩子在意的是享受過程,而媽媽更在意的是,孩子學會標準的動作。
第四,動機不夠,不感興趣:不想做接下來的事情。
孩子不想做的事情也會成為“慢吞吞”的原因。
1. 今天的飯不是自己喜歡的,或者孩子并不餓,寶寶就吃得慢;
2. 討厭穿衣服需要費很大“力氣”的感覺,所以遲遲不肯穿衣服;
3. 洗澡水總是會嗆到鼻孔里,就每天拖著不愿意洗澡;
4. 燈一關就得上床睡覺了,不是想喝水,就是想上廁所,能拖一會兒是一會兒。
家長的哪些做法會讓孩子越做越慢?
第一,家長越慢越催促,越催促越慢。
過多的催促等于否定孩子,暗示他“你自己做得不好,必須要我催促”形成“免疫”。
孩子心里就會這樣想,反正你也會催我,索性就不用太快了。
第二,家長習慣包辦,孩子的能力越來越弱。
“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兒童背后,總有一個事無巨細為其整理收拾的人“。——阿爾弗雷德·阿德勒
孩子做事很磨蹭,家長心里一般都很著急,遇到事情的時候,家長不會給孩子留足夠多的時間,而是直接代替孩子去做事情。
比如,孩子在整理自己的衣柜,把衣服扔了一地,2個小時都沒有整理幾件衣服,媽媽非常地惱火,覺得孩子在給自己制造麻煩,于是會禁止孩子收拾他的衣服,自己幫孩子整理。
時間久了,孩子就不會主動收拾自己的衣柜,因為有人會幫他收拾。
最終孩子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弱。
第三,給孩子貼“拖拉”“做事慢”等負面標簽。
孩子吃飯慢吞吞,父母忍不住吼孩子“你怎么這么慢啊!趕緊吃啊!”“比烏龜都慢!”
家長的負面的評價就會像一個標簽一樣深深的烙印在孩子的心里,內(nèi)化成孩子的行為。
孩子潛意識里就認為自己天生就是個磨蹭的人。
第四,有些家長做事喜歡拖延,自己就是反面教材。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對于幼兒期的孩子來說,父母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范本。
如果父母本身比較懶散,又缺乏時間觀念,那么孩子潛移默化,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(huán)境中,自然也就“習得”了父母身上“拖延”的習慣。
理解孩子磨蹭的原因
才能解決問題
能力不足做得慢?
簡化任務
簡化任務的方式有兩種:降低任務的難度 一次只告訴孩子一個指令
利用「先....... 然后......」這個模式,引導孩子學會規(guī)劃。
比如孩子正在看動畫片,媽媽已經(jīng)做好飯了,但是孩子對吃飯不感興趣。
這時候不要說「馬上把電視關掉」,因為越是制止,孩子越是想看。
更有效的方法是告訴孩子「先把這集動畫片看完,然后我們就開飯」,并且?guī)椭袷剡@個規(guī)則。
有的孩子不喜歡穿衣服,是覺得自己穿不好,穿衣服是一件比較難做的事情。
家長可以每次允許孩子先穿背心,并且及時表揚孩子做得好。
慢慢孩子熟練以后,再讓孩子穿外套、襪子、褲子、鞋子等。
孩子完全可以自己穿衣服了,媽媽可以給孩子拍照,讓孩子感到無比自豪。
如果你想讓孩子迅速地把衣服穿好,不要說「趕緊把衣服穿好」。
可以這樣做:
一開始只說「把你的背心拿過來」就可以了。
等孩子找來背心,就鼓勵他:「太厲害了,你的速度像超人!」。
這個任務完成了,再說「現(xiàn)在,把褲子拿過來」。
一次只下達一個指令,孩子的注意力一般會很集中。
出門的時候也是,不要說「我們要收拾東西,吃飯上學了」,指令一個一個給,先讓孩子「和玩具說拜拜」,再說「現(xiàn)在,咱們賽跑去吃飯!」吃完飯后,再開始下一個指令。
優(yōu)秀的家長
懂得尊重孩子
第一,調整心態(tài),積極面對,不給孩子貼標簽。
雖然上面這些方法可以減少孩子磨蹭的次數(shù),但不是絕對的。
如果媽媽是個急性子,寶寶是個慢性子,顯然上面的方法也不管用。
因此,還需要父母們?nèi)ニ伎迹男┦虑榈墓?jié)奏是我們必須要堅持的,哪些事我們可以尊重孩子的節(jié)奏來,找到適合父母和孩子的最佳節(jié)奏。
對于自己要堅持的、原則上的事情,我們必須溫柔地堅持。
給孩子預留足夠的時間并提前告知。比如「10分鐘以后,我們要坐公交車」,「早上8點,需要上學了」,你就需要堅持告訴孩子「先....... 再......」,帶動孩子的節(jié)奏,幫他們養(yǎng)成好習慣。
對于非原則上的事情,父母最好是尊重孩子,給孩子一些空間找到自己的節(jié)奏,允許孩子慢慢來。
比如:
假期帶著孩子出去旅游,知道孩子喜歡磨蹭,預定的飛機時間不要太早,給孩子留出更充足的時間;
周末朋友聚餐的時候,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(jié)奏慢慢吃。
孩子是催不快的,比如
「能不能快點,蝸牛都比你快」
「再不起床,老師就罰你跑步」
「再不快點吃飯,別人就吃光了」
過度的催促可能被孩子理解為指責,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如別人,影響孩子在時間管理上的自我評價和自信心。
第二,讓時間“看得見”,孩子可以真實的體會到時間的存在。
因為6歲前的孩子沒有什么時間概念,所以他也不知道幾點起床或者幾點該出門才不會遲到。
那我們可以在出門前20分鐘,通過一些工具給孩子提個醒。
比如說可以告訴孩子,寶貝這個沙漏是20分鐘,這個沙漏漏完我們就需要出門了喲,出門之前我們需要干什么呢?
把時間和孩子熟悉和感興趣的具體事物聯(lián)系起來,也能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時間。
比如,從幼兒園走到家門口那里,是15分鐘。媽媽合你讀兩個故事,是20分鐘。
家長堅持這樣做,孩子能記住并且把這些東西慢慢轉化成自己的時間意識。
這也是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,養(yǎng)成良好習慣的方法。
法國啟蒙思想家讓·雅克·盧梭提出了自然后果法:
是指孩子選擇某一行為后自然需要承擔的后果。
例如:不做作業(yè)的自然后果是受到老師批評;讓孩子承擔做事慢的自然后果。
從而吸取教訓,學會服從“自然法則”,自行改正。
最后分享給大家一個小故事:
牽著蝸牛去散步
教育孩子,
就像牽著一只蝸牛在散步。
雖然,
父母可能會氣得發(fā)瘋,
更有可能失去耐心,
然而,
孩子卻在成長的過程中,
為我們詮釋了,
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面。
如果你家有一只蝸牛,請慢慢陪他走.....